传统踢脚线 VS 发光踢脚线,选哪种好?
发布时间: 2022-12-16 浏览(22635)
收口是不同或相同材料在交接处的施工工艺及做法,室内收边收口相关的话题,也一直深受室内设计师们的欢迎。不过每次聊的都是些老生常谈的问题,没什么新鲜感。今天我们来聊点不一样的,室内收边收口与灯光该如何结合?分享内容主要包括:
1、室内收边收口原则
2、什么是踢脚线灯
3、传统踢脚线与发光踢脚线施工工艺
01 室内收边收口原则
实际上,室内收边收口处灯光的作用主要是装饰和辅助照明,并不是主光源,所以我们还是将它归类于收边收口的范围内。但加上了灯光后,其设计方式和施工工艺是不是也会有所变化呢?答案虽不确定,但只要熟练掌握了室内收边收口的原则性问题,即使没有经验,也能很快想出解决方法。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室内收边收口的原则。
1、阴角收口
实际上就是在视觉上形成凹陷,让材料在阴角衔接。因为阴影关系,材料交接形成的瑕疵会变得模糊,而且不容易受外物碰撞。由于有这样的好处,阴角收口成为了主要的收口方式,占到所有收口总数量的85%以上。阴角收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a、直角阴角收口
这是最普通的收口,通常由于交接的对称性,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在实操当中,横平竖直、菱角分明的收口是最基本的工艺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
b、锐角(钝角)阴角收口
大小、颜色对比较为强烈的材料,为了避免生硬的交接,就可以选择斜边收口的面板,这就需要设计师根据建筑整体的风格对相应的收口风格进行选定;
c、阴坑收口
如果在阴角收口上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缝隙,而直接影响美观,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收口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将不均匀的缝隙钩成对称均匀的阴坑,模糊墙身和木作之间的衔接,虽然只属于修补,但效果还不错。当然,阴坑收口也可以是设计师根据自己的风格,故意形成阴坑以达到设计效果的目的。
2、凹凸收口
即压边收口法,是装修收口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相邻两种材料或构件中的一种,遮盖在另一种材料或构件之上,以达到收口目的,不同饰面材料之间以及不同结构之间的收口均可采用此方法,压边收口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a、易加工或处理的饰面遮盖难于加工处理的饰面
当收口材料不宜加工处理、收口缝难以做到密实时,需要使用嵌缝胶对收口缝进行处理;
b、不会位移的饰面遮盖可能位移的饰面
在装修施工中,饰面常常因变形而需留有一定的伸缩空间,以避免挤爆或是拉裂装饰面。这些部位采用压边法收口,给下层可能变形的饰面留一定的伸缩空间,这样可以避免收口缝产生变形;
c、用特制的装饰构件遮盖需要收口的饰面
如天花线、装饰线、空调风口等等收口用装饰构件遮盖需要收口的饰面,简化了饰面在收口位置的处理,大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饰面不能使用螺丝、钉子等加固时,应想办法增大饰线与饰面的接触面积,或者采用暗榫来进行固定。
3、留缝收口
留缝收口法是在相邻的材料或构件之间留出一定宽度的缝隙进行收口,这种收口方法有两种情况:
a、质地较硬的材料收口
质地较硬的材料,特别是体积较大时,如果使用密缝收口很难保持接缝严密。因此,质地较硬、规格较大的材料,如石材、玻璃等,收口方式通常采用留缝收口。材料规格较小时,使用留缝收口可以使饰面显得整齐美观,但是会增加人工;
是否留缝一般由设计师的设计要求和风格决定。如果材料规格误差较大时,可适当留缝避免累计误差。收口缝的大小根据材料的尺寸确定,施工完毕后用水泥膏等进行勾缝处理;
b、还有一种留缝收口是设计风格决定的,主要用来分隔不同的构件,或者不同的建筑部位。这种留缝收口其实是综合运用各种收口方法,做出一定宽度的收口缝或者分割缝,来达到收口的目的。这种收口既是一种施工工艺,也是一种设计风格。
4、对撞收口
对撞收口法在木饰面材料的收口中使用较多,其做法通常是将木构件的碰接边刨成一定角度的斜角,然后彼此搭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碰口的部位一般使用胶水等粘接剂进行固定,而木材容易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产生变形,在碰口的位置容易产生翘曲、空鼓或变形,这时可以用针筒将胶水注入空鼓的部位,然后压平、固定牢固。
5、错缝收口
如果收口是复杂的,还有一个方法是让它更为复杂,让收口收在交错复杂当中,视觉上变得模糊,收口自然浑然天成,收口也就成为一种另类风格。很常见的例子就是自然面的文化石的镶贴、堆砌的天然石材等,材料之间根本就不用考虑收口,只要顺着势粘合、搭接即可收到效果。
6、补偿介质收口
当实际情况已经无法形成阴角,可以考虑使用补偿介质收口法。具体的做法是:使用一种原有材料以外的,且和前两种材料都形成收口的材料,最常见的是打胶,特别是质地较为坚硬的材料相碰,如玻璃、石材等,打胶是不可缺少的收口。同时,打胶也是一种很普遍的施工工艺,非常实用,几乎能掩盖所有收口缺陷。
7、45°(135°)收口
当收口之间再想不出办法,可以考虑此原则。因为收口难看,又无法处理,就退而求次,让它收得好看一点就可以了,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另外,该原则在木饰面材料的收口中使用也较多,其做法通常是将木构件或饰面的碰接边刨成45°(135°)的斜角,然后彼此搭接。木饰面碰接收口一般出现在大面积的木饰面、阳角木饰面等搭接的位置。
8、榫接收口
榫接收口法一般用在厚度较大的木饰面板或是实木材料的收口中,具有一定的强度,不仅是收口的一种方法,还是木作施工连接的一种方法,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收口艺术。只是制作的工艺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效率低,最好避免使用。
02 什么是踢脚线灯
室内收边收口与灯光结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踢脚线灯。这种收口与照明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起到吸睛的视觉效果,而且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收口方式。与此同时,收口与照明的结合还节省了空间,增加了设计的可能性,形成了1+1>2的效果。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什么是踢脚线灯。
1、定义
踢脚线灯就是在原本踢脚线的基础上,增加暗藏灯带的设计,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踢脚线和基层板及立面完成面三者之间的结构关系。
不同的结构产生的灯光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踢脚线灯产生的灯光效果,基本都是顺着踢脚线向着上下两边的墙面辐射洗墙,是空间里除了基本的光源以外,比较特殊的一种照明光源。
根据踢脚线灯光源的照射方向,可以将踢脚线灯分为:
a、向上出光型:光源向墙面上照射形成由下而上的洗墙效果;
b、向下出光型:光源向下照射,将踢脚线下部区域照亮;
c、侧面出光型:光源向侧面照射,同样可以将踢脚线下部区域照亮。
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1)外挂式:在整体装修完成以后,将成品的踢脚线直接安装在墙脚处;
2)内嵌式:将踢脚线基层钉在墙脚处,用螺丝进行安装固定,将灯体和封板进行预埋处理;
3)批灰式:在墙脚处提前开槽预留,将成品踢脚线卡入槽内,外表用腻子批实掩藏。
根据使用位置的不同,可分为:
1)踢脚线灯:一般就是用踢脚线灯替换掉原来的踢脚线,或直接在踢脚线上安装暗藏灯带;
2)腰线灯:距地面0.8-1m位置的水平通长灯带;
3)顶角灯:天花与墙面阴角处的灯,通常是将踢脚线灯倒置安装,使灯带更贴近墙面阴角。
a、踢脚线灯
b、顶角灯
c、楼梯踢脚线灯
03 踢脚线与发光踢脚线施工工艺
踢脚线灯又称发光踢脚线,种类比较多,有的可以独立安装,有的则需要依托原有的踢脚线。今天我们就讲讲传统踢脚线和发光踢脚线的施工工艺,看看有哪些不同。先来看一下传统踢脚线的施工工艺。
1、传统踢脚线施工工艺
a、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固定木楔安装→防腐剂刷涂→踢脚板木基板安装→金属踢脚板安装。
b、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
1) 木踢脚板基层板应在木地板刨光后再安装,以保证踢脚板的表面平整;
2) 在墙内安装踢脚板基板的位置,每隔400㎜打入木楔。安装前,先按设计标高将控制线弹到墙面,使木踢脚板上口与标高控制线重合;
3) 木踢脚板与地面转角处安装木压条或安装圆角成品木条;
4) 木踢脚板基板接缝处应做陪榫或斜坡压槎,在90°转角处做成45°斜角接槎;
5) 木踢脚板背面刷水柏油防腐剂。安装时,木踢脚板基板要与立墙贴紧,上口要平直,钉接要牢固,用气动打钉枪直接钉在木楔上。若用明钉钉接,钉帽要砸扁并冲入板内2-3mm,钉子的长度是板厚度的2-2.5倍,且间距不宜大于1.5m;
6) 金属饰面装饰工作需待室内一切施工完毕后再进行,表面保护膜在竣工前撕去。金属饰面板与基层板胶结时,应间隔胶结,间隔距<300mm,接口处应采用压条压平整。
c、质量要求
1) 木踢脚板基层板应钉牢墙角,表面平直,安装牢固,不应发生翘曲或呈波浪形等情况;
2) 采用气动打钉枪固定木踢脚板基层板,若采用明钉固定时钉帽必须打扁并打入板中2-3mm,不得在板面留下伤痕,板上口应平整。拉通线检查时,偏差不得大于3mm,接槎平整,误差不得大于1mm;
3) 木踢脚板基层板接缝处做斜边压槎胶粘法,墙面阴阳角处宜做45°斜边平整粘接接缝,不能搭接,木踢脚基层板与地坪必须垂直一致;
▲CAD节点图示例
4) 木踢脚基层板含水率应按不同地区的自然含水率加以控制,一般不应大于18%,相互胶粘接缝的木材含水率相差不应大于1.5%;
5) 金属饰面板板缝、接口处高差不大于0.5mm,平整度误差不大于0.5mm,接缝宽度不大于1mm。
以上是传统踢脚线的施工工艺,我们再来看几组不同位置的发光踢脚线的做法。
2、发光踢脚线施工工艺
a、外挂灯光踢脚线
▲外挂灯光踢脚线
▲剖面详图
▲灯光联线示意图
▲安装示意图
安装注意事项
清理墙面,将卡扣件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面(注意调平),然后将灯光踢脚线推向卡扣,与之咬合即可。
▲卡扣件
b、内嵌灯光踢脚线
▲内嵌灯光踢脚线
▲剖面详图
▲灯光联线示意图
▲安装示意图
安装注意事项
墙地面调平并清理干净,将内嵌灯光踢脚线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面或者找平基层板上,然后安装表面墙板或墙砖,墙面完成面与踢脚线外沿齐平使之达到内嵌效果。
3、灯光腰线
▲灯光腰线
▲剖面详图
▲灯光联线示意图
▲安装示意图
安装注意事项
清理墙面,定好高度后,将产品下压边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或墙面基层板上,再安装外层木饰面板,使线条与完成面齐平即可。
来源:dop设计
相关文章 Related articles
打赏
×赠送成功!
赠送记录可在消息中心查看
已扣除 30筑讯币